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革新与发扬科研院和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革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18——动力企业榜单》近日在北京发布。排行榜首次对全国40000余家动力企业的革新能力展开全覆盖、全方位的评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企业、国网上海市电力企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企业分列“动力企业革新能力百强榜单”前三位。
榜单由“大宏观•革新课题组”主导完成,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教授暗示,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新动力发电量和装机规模世界第一的前提下,准确全面评价中国动力企业的革新能力能够为提高中国动力企业的全球技艺领导力提供指引。
课题组发布的有关动力企业革新能力报告显示,动力企业革新能力首要集合在传统动力领域,在新动力领域的革新能力也成长迅速。陈彦斌暗示,本次入围“动力企业革新能力百强榜单”企业中,主营业务或者核心业务为电力、石油和煤炭的企业分别达到了36家、26家和9家,3个传统动力领域总计入围71家企业,说明基于传统动力技艺的革新仍然是当前中国动力革新的整体趋势。
同时,6家主营业务为新动力的企业入围“动力企业革新能力百强榜单”,而且这些企业近3年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均比较靠前。
报告发现,革新能力在动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布较为均衡,但在动力生产与传输环节的革新能力占优。课题组副组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夏晓华暗示,从入围前100强的企业在整个动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布可以发现,动力装备制造业企业入围25家,动力工程企业入围20家,动力技艺办事企业入围31家,动力生产与传输企业入围24家,产业链各个环节入围的企业数量大致相当。不过,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均为动力生产与传输企业,可见生产环节的动力企业革新优势突出。
报告指出,不同动力企业的革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反映了动力企业革新能力分布过于集合。夏晓华暗示,在前100强动力企业中,革新能力最强的前3家企业专利申请总数为63500项,占前100强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37.89%。发明专利的集合程度更为明显,前三位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占前100强的44%。
陈彦斌创议,动力企业应在提高传统动力领域革新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新动力技艺革新能力。中国动力生产装备的大型化、动力工程的大规模化和动力生产与传输的集合化是导致当前中国动力企业革新能力产业链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未来随着中国动力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动力技艺办事企业需要在革新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外,要尽快改变动力企业革新能力分布过于集合的情况,增强动力企业的革新溢出效应,在动力企业革新领导者与革新追随者之间逐步形成合理梯度。